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企业主>文章页
工银瑞信:IT新技术尝鲜之旅
字号:

类别: 信息管理 时间: 2012-11-29 来源:BNET中国 作者:周安利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外包 培训 管理
金融行业对IT新技术的使用总是相对慎重的,因为资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却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资金安全的条件下,率先尝试IT新技术,不仅提升了管理效能,也为客户提供了更贴心的服务。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公司简介: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是工商银行和瑞士信贷合资成立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也是国内首家银行系的资产管理公司。2005年成立,在成立7年多的时间内,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公司拥有证监会发放基金管理的各种牌照,可谓全覆盖。照目前公司人员在200人左右,在国内74家基金管理公司中,管理资产1000多个亿,排名前十。
    
    曾经在工行科技部和IBM小机打了多年交道、技术背景很深的张轶,在工银瑞信创立初期就担负了整个公司IT部门的管理工作。可以说,从银行的科技部到基金公司的IT总监,首先面对他的巨大挑战就是公司业务的迅速扩大,和IT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
   
    当BNET商学院的记者在采访张轶的时候,他给我们了一些数字,"公司成立的时候,整个工银瑞信的存储量只有600多个G,而现在已经是200T,预计明年第一季度,我们将突破300T。"7年多的时间,对工银瑞信的IT是几百倍的增长。"我们的人员很精干,很少。监管机关有个要求,IT人员不能少于6%,我们12个人,正好达标,正好是6%。谈率的说,这12个人真正是不够用的,天天处在超负荷状态。我们有60多台小型机,200多台服务器,其中将近100台基于英特尔架构的3850X5服务器,以及6000多个信息点。"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挑战,张轶反而更大胆地尝试新技术,以及新的IT运行管理模式。鉴于工行的大集中背景,张轶也把这种理念引入到了工银瑞信,2家子公司、3家分公司的所有IT都在总公司中。

工银瑞信:IT新技术尝鲜之旅
    
    其实就目前工银瑞信IT基础设施,如果12个人齐上阵,也是有压力的,但张轶只分配了其中3个人进行IT基础设施的管理,其他人实际从事的项目管理、应用管理和系统分析等工作。如果实现这样的效能,张轶把功劳归功于新技术的探索。而张轶所使用的IT技术,就是今天被业界广泛提及的虚拟化和私有云,以及IT外包。
    
    尝鲜虚拟化和私有云
    
    2008年,那是虚拟化还是比较前卫的IT技术,张轶就开始了尝试。"在那个时代我们采用了刀片中心,更多的选用了刀片处理器,这样减少了机架式处理器的数量,实际上是物理上将服务器集中起来。这个过程释放了大家在对基础设施最基本的硬件维护和系统的维护时间,可以考虑一些更高层面的东西,比如说存储,当然存储也是在后面完全集中起来的。"之后,工银瑞信尝试在存储方面做一些虚拟化的工作,在一个盘阵上把存储区域共享。一块存储区域是由多个刀片笼子中的多台刀片共享,切换的时候只要从不同的地址进入,就可以很轻易的把应用从一个刀片上切到另一个刀片上。如此一来,应用就不绑在一台具体的服务器上了,它既可在A刀片上运行,也可以在B刀片上运行。而当A刀片出现故障或者是处理能力不够的时候,只要插一片新刀片,用新刀片运行这个应用就可以。张轶事后感慨,虚拟化的使用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和管理能力。

工银瑞信:IT新技术尝鲜之旅
    
    当然,张轶也没有掩饰刀片中心带来的电力、空调,以及建筑承重、散热等方面的要求较高的问题。为此,张轶也把曾经在写字楼里的数据中心迁移到北京亦庄的工业写字楼中。也正是这次迁移,工银瑞信也做了全面虚拟化的尝试。考虑到金融系统对安全的较高要求,张轶他们做了一些实验,就是将一些测试系统、内部系统以及非重要的系统迁移到虚拟化的环境中。而借着这个技术上的转变,张轶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对IT技术人员的培训,实现了IT技术人员在管理和维护技能上的改变。工银瑞信的IT技术人员开始从关注那些物理的机器,到关注IP地址,并在一个IP地址上分配应用和资源。"我们花了1年多的时间培训技术队伍,让大家习惯,并且接受,同时也能更好的利用虚拟化这个技术。到了2010年年底我们开始大规模的虚拟化迁移。"今天,工银瑞信的所有系统,除了个别需要物理的加密卡、通讯卡,以及需要一个独立公共机箱这样的系统之外,在windows系统的服务器全部迁移到虚拟化的环境中来了。
   
    "如果说我只是简单的把物理的刀片服务器和机架式服务器放到虚拟化的环境里,这个其实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真正没有把虚拟化利用起来。在这之前我们采取了大量的培训,我们认为初步建成了处理能力的私有云。"张轶并没有只是停留在虚拟化层面,而是让技术朝着方便、快捷的应用大踏步前进。现在,工银瑞信上新应用,已经不关心系统在哪台具体的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只告诉系统管理员需要多少CPU,多少内存,多少存储,是否双机、热备份等。而管理员则建立了各个模版,实现了标准化管理,点击不同的应用模版,就轻松将应用进行了部署。
   
    在将前端虚拟化以后,张轶他们进一步将后端的存储也进行了虚拟化。"我们把所有的存储统一成一个存储池,利用存储管理技术对不同的应用进行不同的分配,存储也是虚拟化的,不要关心到底是跑在哪几个组里,你只要关心你要什么性能的存储,有高性能、低性能,有高配、低配的,需要什么样性能的、需要多大的容量、需要什么样的扩展性,也是有做好的模板直接分配给你。"虚拟化帮助工银瑞信轻松地实现了资源调拨,也很好地满足了基金行业的白昼应用区别大的特点,即白天为交易类系统提供资源,晚上为事后批处理提供资源。目前,工银瑞信有2/3的系统都应用于虚拟化的环境中,英特尔技术在虚拟化上的表现也给张轶有很深的印象,其中将近100台配有英特尔E7处理器家族的IBM 3850 X5服务器中有300个虚机。"原来一个工程师能管理二三十台不同型号的物理机器,可能几乎达到了极限。而现在一个人可以管理几百台虚机。仅仅考虑人的劳动生产率这一点,虚拟化之后这个扩张是非常惊人的。"2011年开始尝试真正的私有云应用。"我们应用都是发布在内部门户上,所有应用布置好之后,都是作为一个服务插入到我们门户上。什么人该用什么应用是通过另外一套权限管理的系统管理的,大家用的时候只是从入口,从门户上直接使用就可以了,不像以前需要重新开各种各样的权限,各种各样的配制等等。这些部署到发布是跟业务员无关的,到时候只要申请权限这个系统应用就可以给他了。"对于这个应用,张轶表示仍在进行中,"针对办公网系统已经完全做到,但是对于生产网我们还没有做到这一步,这可能是金融企业保守的特点。我们在对内服务办公的、不影响客户的这些系统上采取了新技术。我们计划是明年运转。运转一年多等大家都熟悉之后,我们在生产环境中也将采用类似的技术。"张轶表示新技术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了行业快速发展和IT队伍不够的矛盾,提高了每个人的管理范围,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而在虚拟化之前,IT采购和环境部署的时间都是不可控,对于业务的及时响应是非常难满足的。
   
    年底也是基金行业争排名的血拼之时,也是IT支撑最忙的时候。业务部门的产品提出到发行一般就两周时间,要求IT部门必须在期间完成开发、测试、上线和部署。在开发和测试很难压缩的情况下,虚拟化和私有云技术大幅度压缩了采购和后台的部署时间,将很多事情都进行了标准化。张轶表示:"基于英特尔架构的这种虚拟化方案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优势。首先是管理的方便性,目前公司为数不多的IT服务团队成员可管理更多的虚拟服务器,这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第二是资源调配的便捷,对应用而言,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进行便捷的部署和分配,这是以前在纯物理环境中做不到的,这也是基于英特尔架构虚拟化环境带来的最大好处之一。"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