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平是海代艺术馆的发起人和馆长,也是老四认识20多年的朋友,但老四尊称马一平为老师。由于不甘心自己的才华在小县城被埋没,马一平抛家舍业,只身一人到北京闯荡,而马夫人也是个厉害角色,留在当地经营一家广告公司。
在老四看来,马一平已经在艺术界小有成就,“他的一张油画最高卖到28万”。三年前,老四以6万元买了马一平的一套十六罗汉图,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不值。但老四认为值,“怎么说也有16张呢”。2013年11月份,这套作品在北京保利拍卖行已经拍到115万。火箭般的价格蹿升速度,让老四总结出一句话:“画这个东西,估不透。”
估不透的还有老四的生意。
他的主要客户是招远周边的粉丝厂,近几年这些企业的出口业务做得比较艰难,老四的生意也受到影响。“经济形势不好,粉丝卖不出去,或者利润比原来要低,厂家就会把改造费用降低,能凑合的就凑合。”他说。
实际上不光是食品类客户,其他行业的客户也因出口业务下滑而业绩不振。他还有一个给橡胶做配料的客户,生产线也停了一部分,新设备的更新也已经搁置。往年老四给这家公司做百八十万的业务轻而易举,但2013年的业务量却只少不多。整个2013年,老四的工厂销售额比前一年少了70万。不光是业务量下滑,整个不锈钢行业的毛利率也在下降,从50%降到了30%。
但老四还是在寻找着新机会。即食盒是老四的主要产品之一,工人往即食盒中放入一定克数的粉丝,然后送入烘干机让粉丝成型。有客户反映以往的即食盒边缘锋利,工人时不时会被盒边割到手,血滴到粉丝上就会被国外的客户索赔。老四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增加了模具投资,生产卷边的即食盒,不过价格没有大幅上涨。“这样可以把没改进但价格差不多的那些对手淘汰,我的市场空间就更大了。”他说。
尽管生意难做,但跟八年前刚起步时相比,老四已经算得上安全着陆。
八年前他准备自己创业时,到处借钱借不到,因为没人相信他的不锈钢生意能赚钱。“谁愿意借给我5万块,让我下跪我也愿意。”他当时这么想。等到生意真正起步后,他又差点因为客户的100万欠款而血本无归。最绝望的时候,他甚至有过租一辆车把欠钱的客户一撞了之的念头。
对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混社会”的老四来说,他表达愤怒和想法的方式很直接。在创业之前,他曾是一家物流公司的司机。当时这家公司的60个司机里,他没有一个服的,因为这些人他都打得过。在家里,排行最小的他却有说一不二的话语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喊一声立正,全部人都不敢乱动”。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他对自己以往的行事方式觉得不可思议。现在他说话不再是大嗓门嚷嚷,做错了事也会道歉。他把这种转变归因于艺术对自己的改变。他感觉到这个爱好可以让自己静下来。
在这个圈子里,老四打交道的人不再是货车司机,而是名气不一的画家、矿长、局长、科长、教师,以及像他自己这样的创业者。圈子给老四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吟诗作画的快感,还有各种资源有意无意的对接,兴趣上的契合让商业上的合作变得水到渠成。
不管怎么说,老四已经可以被周围人贴上成功者的标签,他在心理上也已经强大到可以调侃自己的过去。
小时候,看到别人买块肉用麻绳系着在路上走,他就会想将来有钱了也要买这样一块肉,放在锅里炖了,一顿全吃完。
快结婚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块,他家是全村最穷的。但他对未来的老婆许下承诺:“将来我如果挣不到钱,就算是去偷,也会让你幸福。”
幸运的是,老四挣到了钱,如果不出意外,老四还将挣更多的钱。但老四似乎已经超越了为钱疲于奔命的阶段。他现在对钱的欲望已经不那么强烈,认为应该把生活方式放在第一位。
平时他开着一辆江铃驭胜来往在工厂跟美术馆之间,他不是买不起更好的车,而是不愿那么高调:“买好车会让客户觉得你挣了太多钱了!”
马吉英 majiying@ic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