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跨界互联网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9-01 来源:《新营销》

关键字:市场营销 商业模式

任何营销活动的结果,无非是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增加客户数量,消费群体的增加意味着销量的增加;二是增加消费频次,在消费群体无法增加的情况下,让消费者增加消费频次,形成重复性消费。如何让消费者“成瘾性消费”?如何让消费者转变成为忠诚型顾客,其秘密是什么?

Vente-Privee网站的运作模式是这样的:在限定的时间内(一般为2~3天),为设计师品牌组织专场的产品销售,只有网站会员才可以参加交易,新会员必须通过老会员的邀请才能加入。在销售开始之前的48小时,网站会通过邮件邀请会员参加。一般工作日的销售时间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早晨6点开始,周末则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早晨8点开始,销售持续2~3天。根据网站所在地的条文规定,会员也可以取消订单或者退货。

目前,Vente-Privee除了没有LV、 爱马仕等坚决走传统渠道的“老顽固”,其他品牌应有尽有,内容也包罗万千,包括服饰、配件、家居等等,几乎每天都有新品牌更新,但数量有限,一个品牌的销售期限大致为1~3天。

从2006年起Vente-Privee开始在西班牙、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设立办事处,开设多语种网站,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物习惯以及爱好。同时产品线也愈加丰富,覆盖了服装、手袋、鞋子、珠宝甚至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等。如今,Vente-Privee的合作品牌多达850多个,注册会员超过800万。预计2010年Vente-Privee的销售额将突破11亿美元,利润超过7000万美元。

Gilt.com:专卖设计师品牌

Vente-Privee发展得太好了,导致跟随者在2007年爆发式涌现,可以说,Gilt是Vente-Privee众多效仿者中的优等生,不仅继承了Vente-Privee的优良基因,还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2007年,亚丽克西斯·梅班克(Alexis Maybank)和亚历山德拉·维尔克斯·威尔森(Alexandra Wilkis Wilson)将Vente-Privee模式带到美国,推出Gilt.com,她们对Vente-Privee网站的商业模式进行改造,专注于奢侈品品牌打折销售。从女装起家,Gilt很快进入男装、童装以及家居用品市场。

Gilt每周主持约20起销售,每次销售开始于中午12点,持续36个小时,其产品折扣从50%到70%,先到先得。Gilt一般会提前一周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会员将在什么时间销售哪些设计师或者哪个品牌的服装、配件等,而不告知具体的信息,具体的商品信息只有在销售开始时才可以看到,吊足了抢购者的胃口。

Gilt同样采用会员制模式,但是为了鼓励会员邀请更多的朋友加入,Gilt会给现有会员一定的现金鼓励。例如,老会员邀请的新会员在Gilt 进行第一次消费时,会奖励老会员25美元。2010年年初,Gilt在原有会员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高端的Gilt Noir会员服务。在Gilt网站每年消费超过1万美元的顾客,将会自动升级成为Gilt Noir会员,享有提前15分钟浏览当日特价商品的特权。而这短短的15分钟时间,将大大提高这些高端会员抢到好货的机会。

除此之外,Gilt与其他奢侈品折扣网站最大的不同在于:Gilt不是从批发商或者生产厂家进货,而是直接从设计师工作室采购,以此确保自己的所有产品都是由时尚圈内著名的设计师设计的,甚至还会出售这些设计师的样品、非卖品、最新作品等。这种从设计师工作室直接购买服装的方式,使Gilt吸引了一批知名的奢侈品品牌,比如由美国十大设计师之一的奥斯卡·德拉伦塔执掌的以设计名贵华丽礼服著称的Oscar De La Renta品牌。

把业务聚焦于网络设计师样品售卖会,绕过中间商以极低的价格从设计师那里直接进货,保证了Gilt当季货和新货的比例。Gilt还着重经营与新锐设计师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推广新品牌、新设计,为他们迅速培养出一批粉丝,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帮他们清空存货,渡过难关。Gilt与设计师品牌之间的密切合作,使其成为今天风头最劲的奢侈品折扣网站。

Gilt并不从设计师手中买断库存,而是充当中间商的角色,结算时间远远滞后于从会员手中收费的时间,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正现金流,并且长期保持下去。这意味着它除了建立、维护网站以及一定的人力成本之外,没有任何货款投入,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与一般的购物网站相比,由于奢侈品库存销售网站实行会员制,依靠的是口口相传的口碑营销,并且对引荐新会员的老会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不仅可以省下大笔的广告费用,也从来不用担心人气问题。

2010年,Gilt的预计销售额为5亿美元。Gilt快速销售高端奢侈品的能力,已经超过了美国任何一家线下商店,这为Gilt与高端品牌的价格谈判增加了不少筹码。而充分的议价能力,又保证了其能为销售的服饰提供高达70%的折扣,成为Gilt吸引顾客消费的绝佳武器。

Gilt计划推出酒店预订套餐服务,甚至打起了销售汽车的主意,除了尽可能丰富产品线以外,Gilt于2009年8月推出的附属网站Giltfuse.com,同样是以会员制卖库存,只不过换成了阿迪达斯、BCBG和伊莱克斯等相对面向大众的品牌。

在线体验的营销艺术

当商店被搬上了办公桌,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从不打烊,消费成本的降低与购物方式的便捷似乎更容易激发你的购物欲望,特别是当你逛某个网店时发现,商家把你当作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来对待—它不仅知道你的需求,而且能及时奉上既适合你而又新潮的产品。当然,这种惊喜也许会促使你更快地拿出你的信用卡。

体验式营销的妙处在于和顾客的沟通与互动,交流是根本,但方式却并非只有一个。将旗下产品以杂志风格展示的Net-a-Porter与为顾客量身推荐鞋子的ShoeDazzle就把这种体验从面对面的交流转到网络世界,让消费者即使在线上也能够体会到那种独享的尊荣,以及走在时尚尖端的成就感,而这正是这两家网站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Net-a-Porter.com:混搭的奢侈品网店

Net-a-porter是一家售卖奢侈品品牌高级成衣的B2C网站,10年前它的创始人英国人娜塔莉·马斯内开始在网上创业—她努力地为她的名为Net-a-porter的时尚奢侈品网上专卖店筹措资金。经过稳步发展,现在,Net-a-porter已经成为奢侈品世界所有其他品牌追赶的对象。事实上,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让众多奢侈品品牌销售额大幅度下滑,可是仅在2009年2月~7月的半年时间内,Net-a-porter的销售额就高达5320万英镑,完成了年度利润目标的70%。

打开Net-a-porter的网页,界面简洁、干净,永远是黑白灰的底色和模特们身着华服的时装大片,看起来像是在欣赏一本超级漂亮的时尚杂志。Net-a-porter的创办灵感来自于其创始人兼董事长娜塔莉·马斯内的时尚杂志工作经验,她明确提出做电子商务的展示形式杂志。               

Net-a-porter每周推出一期自己的电子杂志,每期杂志围绕一个主题制作时装大片,漂亮的模特、时尚的搭配、精美的摄影、文字简洁的新品介绍,甚至还有大片的拍摄花絮或是秀场视频。但当你的鼠标停留在模特穿着的某件衣服上时,跳出的对话框会告诉你这件单品的品牌,然后才是指向购买页面的链接。其他内容也都按照杂志的标准操作,编辑们试穿网站上销售的每一件衣服,以确保能够准确描述衣服的尺寸、质地、舒适度等。他们还会为消费者提供当季的主要流行元素和精心挑选的酒会、婚礼、度假、商业会谈等各种场合最得体的时尚搭配方案。

Net-a-porter把奢侈品店搬上了消费者的办公桌,瞄准那些年龄相对较低、支付能力强、追求高品位生活,但工作繁忙、缺少时间和精力,熟悉网络、希望能够借此简化购物过程的新消费群体。Net-a-porter将整个网站做成杂志的方式来呈现,相比其他购物网站高明了许多。购物网站做得再精美,也难以避免被“大折价”、“试用报告”、“效果”等字眼充斥,消费者看起来就不够放松。但杂志就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尤其是较高档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做成杂志的样式使读者感受到氛围,立刻就会产生购买欲望。特别是女性购物者看到如此漂亮的杂志风,货比三家的理性购物思维就被轻易地忽略了,只要看到中意的款式就很容易购买,制造了更多的冲动购物。

Net-a-porter的成功可以解释为购物网站与时尚媒体的混搭,而与知名设计师的合作则是其销售额获得爆发性增长的转折点。直到最近两年,Net-a-porter才终于想到这种独特的杂志型设计可以用来吸引谁—并不是更多的消费者,而是更多的服装设计师。

马斯内开始主动与设计师洽谈,说服他们成为Net-a-porter的驻站设计师,以获得这些知名设计师作品的独家贩卖权。事实上,对于设计师而言,他们对于销售的关心远不及对能否展现其作品的形象的追求。大卖场永远做不成精品店,其他购物网站也无法摆脱“抢钱气”,而且在金融危机的经济背景下,希望开辟新渠道的设计师们也乐于与其合作,Net-a-porter的杂志形式显然更能打动那些视品牌形象为生命的设计师。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