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孟京辉的定义,他排《思凡》,算是一个创艺者,在创艺话剧这条路上他一路激昂、姿态高调。他开蜂巢剧场,算是一个立业者,但在商业这条路上他走得磕磕绊绊。
孟京辉
屋子漆黑一团,一束强光打在舞台中央。演员白T恤,牛仔裤,站在灯光下自言自语。音乐轰然响起来,耳膜快震碎了,舞台上的人开始唱歌。灯光之外的幽暗处,竖着一双巨大的女人腿,高跟鞋足有一个人那么高。突然,一个声音从黑暗中炸出来:“停!停下!”
全场安静。孟京辉拿着话筒,一步一步摸黑走下观众席,跨上舞台。女演员半卧在一张铁桌上,吃惊地盯着他。“你得换一种唱法。”孟京辉示范唱起来,摇曳着身躯,扭动双腿,从背后看像个跳秧歌的老太太。“把那个歌词,恨着唱。”他停下来说,“恨着唱,你懂吧?”
3月中旬一个寒冷的下午,《空中花园谋杀案》正在进行上演之前的最后一场排练。3个小时后,它将在蜂巢剧场再次公演。自去年5月首演以来,这部话剧在全国巡演已达127场。但这和《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已超过400场)比起来,场数仍然算少。前者是孟京辉的第一部音乐剧,而后者被称为他的第一部纯喜剧。
孟京辉是票房高手,但在实验先锋戏剧的表达上,他也是走得最远的一位。在中国话剧的导演版图上,没有人像孟京辉一样,能得意地兼具这两者。在艺术和票房上,他总有一面是一个成功者。他被含混地描述为“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这个月的北京,孟京辉有3场话剧上演,都在他自己的蜂巢剧场。那个剧场在北京东直门繁华地段。排练的时候,没有观众。但孟京辉对观众可没那么友好,特别是那些不懂他戏的普通观众。在孟京辉的定义中,他的观众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悟性感情很充沛很丰富的一群人”。
不是所有。“如果让所有的人喜欢,我就是娼妓。”
我是一个创艺者
以中国话剧的先锋而言,孟京辉不是始作俑者,也不是最荒诞不经的。林兆华和牟森,都是中国先锋话剧的前辈级人物。孟京辉还曾在牟森的话剧里出演几个角色(他扮演过一只名叫“让”的犀牛,爱讲哲学的犀牛)。但无论是林兆华还是牟森,他们都有一点始终赶不上孟京辉,总是赢得如此疯狂的叫座票房。
46岁的孟京辉一头卷发,总是湿漉漉的。牛仔裤和带帽外套是他最常见的着装。工作伙伴喜欢称呼他为“导演”,一个平淡无奇的昵称(圈内人称林兆华为“大导”)。有些人认为他待人接物礼貌、客气,甚至是温和。但他频繁出现在媒体中的面孔却是一张愤怒的脸。一个记者曾告诉我:“他谁都骂,包括观众。”
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孟京辉的先锋戏剧独树一帜。他的坚持和不厌其烦的创新,赢得了尊重。“他是我在学校时的偶像。”导演田沁鑫曾对我说,她是孟京辉的学妹。即便是在那些资深话剧迷中,对孟京辉的好感也从未中断。“他的话剧,厚度不够。”蓬蒿剧场的创办人王翔说,“但他灵动、犀利、富有激情。”